来源:m6米乐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01 08:15:48
■ 15日凌晨,高明区合和大道科技治超点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作为全省首个科技治超点,通过动态称重
15日凌晨,高明区合和大道科技治超点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作为全省首个科技治超点,通过动态称重、车辆抓拍及数据上传等组成,使用24小时内抓拍到63台超限超载车辆。
合和大道是外市车辆进入高明区的必经道路, 佛山市的第一个科技治超点就设立在高明合和大道上,通过同步抓拍照片并录制24小时不间断视频,执法人员不用再和超载司机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
车辆在经过监测路段的时候,不需要停车进行称重就可以自动监测到车辆是不是真的存在超限超载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在上方的屏幕显示出来,并且同步将信息传送到公安交警部门。
这个就是称重传感器,车辆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会对传感器造成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会形成一定的压电反应,形成一个电压,电压通过后台计算出重量是多少。这个线圈能够感应是否是一辆车,一辆车通过之后感应了多少次就能判断是几轴的车。
即两轴的车限载18吨,三轴的车限载27吨,四轴的车限载36吨,五轴的车限载43吨,六轴的车限载49吨。
一旦发现车辆超限超载,交警部门就会对车主进行记3分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
以前的治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被动,以人力为主,执法部门有多少人手就派多少人手出去,每天3班倒,24小时不间断,但是对于面广,点多的执法问题,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采用这套科技治超的抓拍设备,可以相对原有的执法问题得到解决。
《佛山市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是全省首部治超专项条例。《条例》明确治超系统取得的电子数据可当作行政处罚的证据,让我市科技治超工作有法可依,名正言顺。
(1)科技治超点统一引进国外先进动态汽车衡设备并经国家专业资质机构检测合格,支持车速在0.5-80km/h不停车检测,既不影响车流通行,又让超限超载车辆无以遁形。对于超限超载车辆,不仅准确识别车牌车轴,计量总重超重,还自动触发连续拍照取证,录制不间断视频,让超限超载车辆无可抵赖。
(2)通过平台间相互连通,车辆超限超载案件纵向实现省市联通,横向实现交通公安执法联动,一车超载,记录在案。
传统现场治超模式下交通、公安联合执法主要是依靠纸质文件传递和相约开展治超设点。现采用科技治超手段,利用系统实现治超案件发现、查处和自动流转,公安、交通两部门足不出户就实现了治超联合执法。
彻底改变以往依靠执法人员现场设点查车的传统治超模式,由科技治超点24小时不间断检测,精准识别超限超载车辆并记录在案。新治超模式不再像以往人工现场执法受限于天气情况、执法时段、执法路段等限制。
以往人工治超模式往往受限于执法人员人手不足、经费紧缺、装备陈旧,每天可设置的科技治超点数量有限,并且司机间通风报信,被抓处后司机暴力抗法而威胁执法人员安全,影响路面交通安全等现象屡见不鲜。以上问题造成治超效率低下,日均查处超限超载案件不过几十宗。
如今采用科技治超手段治超,由科技治超点自动识别超限超载车辆并记录在案,公安、交通执法人员只需在办公的地方审核系统自动产生的车辆超载案件,既让执法人员和司机不再游击战,又大幅度的提升了执法效率。采用科技治超手段,可轻松日均查处几百宗超限超载案件。
现在全市已完成建设15个科技治超监测点,高明合和大道作为首例于2018年5月15日率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为其他14个科技治超点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积累经验。
根据《佛山市一体化科技治超监测点布局规划》,至2022年全市总体设计建设195个治超监测点,其中,2018年建设29个点,2019年建设74个点,2020年建设58个点,2021年建设20个点,2022年建设14个点,科技治超建成点将由点成网,覆盖佛山市内的主要道路、桥梁、进出佛山的主要道路关卡,让企业和司机不再有侥幸心理,强有力地治理我市超限超载乱象,保障道路桥梁基本设施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