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6米乐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4-08-03 03:19:28
■ 3C行业应用机器人的增量市场是各大机器人企业积极布局的关键。相关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未来三年,
3C行业应用机器人的增量市场是各大机器人企业积极布局的关键。相关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未来三年,全球3C市场将保持15%左右增速,到2017年3C市场机器人将达到上万亿级别市场规模。
相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3C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型号繁杂/更新换代快等都对机器人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超万亿的市场蛋糕绝对够诱人。2015年以来,几乎每个月均有企业针对3C领域推出机器人产品,为此,小编盘点了目前在3C领域最具潜力的十家企业。
爱普生机器人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恰逢3C产业和汽车行业发展风势渐盛。近几年,爱普生机器人从始至终保持着快速地增长,甚至翻倍式增长。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爱普生小型机器人销售业绩同比2013年增长三倍。
1981年,源于满足精工爱普生的精工手表机芯组装自动化需求,爱普生开始了小型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和研发。
历经30余年,爱普生它的四轴SCARA机器人可谓独领行业风骚。爱普生四轴机器人拥有300多个型号,包括台面安装型、复合安装型、洁净型/防静电等型号,手臂长度范围从175mm到1000mm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爱普生工业机器人以超高精度、高速度、低末端振动、易用性和整体价值成为3C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小型机器人的首选。
2015年,爱普生小型工业机器人家族还将扩容。今年,爱普生将推出一款紧凑型、纤细型、轻量型的长臂型机器人,以满足工业行业在加工设施的上下料紧凑空间内应用的需求。
据了解,雅马哈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研发出了基于直角坐标定位的装配机器人,至今已在线年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直角坐标机器人相对于关节型机器人而言,不仅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可以灵活组装成单轴到多轴的机械手,或者作为专业自动化机械中的直线定位系统,目前已经被广泛用在电子、机械、汽车、橡塑、化工、食品、能源等行业中。
实际上,直角坐标型机器人在3C行业的销量占据整体销量的半壁江山,随着3C行业“机器人换人”热潮的加快到来,直角坐标机器人必将迎来更大的市场机会。
此外,据相关新闻媒体报道,雅马哈将于2015年12月10日开始销售以高速运转和节约空间为特点的6轴机器人和7轴机器人。
ABB机器人应用于3C电子行业的代表性产品是大名鼎鼎的IRB120, 又名中国龙,它长这样。
事实上,IRB 120是ABB在2009年推出第一款小型机器人,该款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相差甚大,其体型只相当于成年人的一条大腿,深圳雷柏第一批采购的正是这种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推出这款机器人还只是ABB发力3C市场的第一步。2012年9月,ABB成立了机器人业务单元精密组装工程中心,其目的是想解决ABB机器人在精密制造尤其是3C领域的应用问题。
此外,为了适应人机协同的需求,2007年,ABB开始研发一款代号为YuMi的小型机器人,YuMi在英文中是“你和我”协同工作的简称。为了能适应任何工位,YuMi有两只手臂;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碰伤人类同事,YuMi双臂都用软性材料包裹起来。无论是机械手表的精密部件、手机、平板电脑还是台式电脑零部件的处理,YuMi都能以其精确性轻松应对,甚至连穿针引线、做花式咖啡都不在话下。
2015年6月,安川电机开发出了小型6轴机器人“MotoMINI”。MotoMINI便于变换放置位置,实现了人机协同分担作业等高度自由性,用于小部件的组装、操作,以及电子电气零部件的配膳及插入等。
MotoMINI可搬运重量为500g,最大伸展距离为246mm,重量为4.3kg。采用人可抱起搬走的尺寸,也可安装在桌子上。
而与安川目前为止最小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将动作加速度提高一倍以上,同时将特定动作的节拍时间缩短了25%。
此外,MotoMINI使反复定位精度达到了了±0.02mm(参考值)。由于个体差异较少,因此只需复制动作程序就可以完成机器人更换作业,基本无需示教修正。
近年来,库卡对3C机器人市场布局也不甘示弱。2015年8月,库卡展出了第二代七轴轻型灵敏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产品配备了压力传感器、视觉学习等功能,适用于柔性、灵活度和精准度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如电子、医药、精密仪器等工业。
事实上,这款机器人最早亮相于2014年11月,库卡在中国首次发布库卡公司第一款7轴轻型灵敏机器人LBR iiwa,它首次实现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直接合作,并开启了库卡“人机协作”的新篇章。
LBR iiwa机器人的结构采用铝制材料设计,其自身重量不超过30公斤,负载重量可分别达到7公斤和14公斤,超薄的设计与轻铝机身令其运转迅速,灵活性强,不必设置安全屏障。库卡是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提供10公斤以上有效载荷轻型机器人的制造商。
2015年7月8日,柯马首次在中国发布了名为Racer 3的新款小型工业机器人。相比原先的计划,这一时间提前了三个月。这家来自意大利的机器人公司看中了一个市场机遇,并希望尽早用这款新产品打开局面。
这款黑灰色相间的Racer 3重量不超过30千克,是柯马最为小巧的产品之一。在这款产品亮相前,柯马并没有合适的机器人产品满足3C等新兴市场对机器人精度、灵活度及体型等方面要求。
汽车制造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不过在中国,这一传统市场已遇到了“天花板”。各家机器人公司都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在电子制造等行业开拓客户。
试图赶超其他竞争对手的柯马,对此需求尤为迫切,其希望今年的销售量能在去年的基础上翻番。
2015年10月13日,川崎重工为其新产品双腕定位机器人duAro举行了隆重的产品发布会,作为主角的duAro也不负众望,以其专注3C领域的精准定位及高性能优势“秒杀”众多前辈。
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双腕定位机器人duAro优势显著,可以在狭小工作范围内高效作业,大范围的应用于3C、电子行业的装配、分拣、包装等流水作业。
据了解,双腕定位机器人duAro,即由英文“Dual”和“Robot”组合而成,拥有2个水平多关节手臂,动作自由灵活,也实现了2台定位机器人没办法做到的2个手臂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作业。duAro可与多台机器人相连接,并有视觉系统及多种抓手选件。与传统机器人相比,duAro还具有节约空间、安装简易便捷、与人员的协同作业、简易示教、选件丰富等优点。
三菱电机从日本的机器人元年(1980年)就开始投入研发与应用工业机器人,迄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自正式研发工业机器人开始,三菱电机就把产品定位在搬运重量20公斤以下的垂直多关节以及水平多关节小型机器人领域。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机器人产品科科长邱永亮表示,“三菱电机未来仍会继续将重心投入在小型机器人市场的开拓和应用上。并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计划在2016年推出新型SCARA产品。其小、轻、快、超高的性价比的特点与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非常吻合。”
据悉,这款产品高度降低约30%,重量减轻约50%,同时在视觉标定、简易示教等方面做了较大改进,适用于3C等领域。
创设于1989年的上银以机械关键零组件起家,为全球第二大传动控制与系统科技领导品牌,拥有精密滚珠螺杆产量世界第一,及线性滑轨产量世界第二大的成绩,却鲜少人知道上银也早就投入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
早在15年前,上银科技就投入工业用直角坐标型机器人,目前已在3C、电子等领域占了重要市场。
上银是中国台湾惟一从关键零组件起家,进军机器人研发的机床工具企业,但其却是在半导体设备里全球坐标机器人最大供应商,可以说在半导体设备里,上银机器人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应用。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李群自动化”)于2011年由世界顶尖级研发团队在东莞松山湖创立,致力于小型、轻量级的并联机器人研发,短短几年成为国内机器人行业的一支“潜力股“。
李群自动化主要目标客户为3C、食品包装、医药制品、新能源、日化品等产业及行业系统集成商用户,以小型、轻量级的机器人产品主功市场。
“中国3C行业有几千万工人在用手工生产,手工生产的缺点是不够精确,而且现在国内用工荒严重,这正是我们的小型机器人的市场契机。” 李群自动化总经理石金博说。
高工机器人网全天候发布行业最新原创资讯,最权威的研究数据和报告,及会议信息,是行业资源整合专家。